新浪正在率先尝试一场门户变革。
昨天上午,新浪与NBA达成战略合作。新浪拿下的权益是NBA互联网赛事的视频直播、NBA中国官方在线社区的合作运营、休闲游戏、电商运营,以及移动端的直播和点播。
此次框架合作的时间是,从2013年~2014年,连续两个赛季。事实上,早在2010年,新浪就与NBA方面展开了合作,合作时间是从2010年至2013年,新浪为此付出5000万美元。此次合作是前次合作的延续,除独家直播赛事外,还包括移动端的授权。但新浪方面并未透露此次的合约金额。
突破口
虽然没有透露此次与NBA的签约费用,但新浪方面透露,此次签约费要比搜狐签约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要高得多。来自搜狐内部的消息,《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版权合作费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为什么要签约NBA呢?IT评论人士李成东认为,一是NBA是国内年轻消费群最热爱的体育赛事,在国内比足球的关注度高。一名腾讯体育频道编辑曾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门户体育频道流量最大的是NBA资讯。
二是NBA赛事密度高,用户黏性强,一个赛季就长达8个月以上。NBA往往也和时尚、流行音乐、嘻哈文化相贴合,能刺激除视频之外的电商、社交等产品的发展。
第三,新浪此次拿下的多是独家直播权益。体育赛事能够吸引广告主的主要是直播,转播及编辑整合过的精彩花絮的广告价值则大大贬值。同时,新浪也能拿这些版权再进行分销。
此外,拿下NBA在华独家权益,除品牌效应继续提升外,也能给新浪带来增量用户。
复合转型尝试
一名新浪内部人士透露,新浪有意通过将部分频道垂直化运营,来破除旧有门户模式局限的想法和尝试。
从2010年以来,有关门户转型的议题就在新浪内部开始讨论,但那时的条件和时机,还不够成熟。
今年4月,新浪对沿袭15年的门户首页进行了全面调整。从调整来看,新浪已经开始在用户ID化、大数据化、移动化、社交化、广告效率化等几个方面予以注重。
今年4月,新浪门户“变脸”,与此同时,新浪门户内部也悄然开始了一系列机制改革。来自新浪内部的说法是,“变脸”后,联席总裁杜红将新浪门户的频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频道,这类频道自身只考核销售任务,如汽车、旅游;第二类是综合频道,既要承担一部分销售任务,也有对内容、流量的考核,如体育、财经、娱乐、科技等;第三类则是媒体频道,如新闻中心,不需要承担销售任务。
IT评论人士李成东认为,这种将不同属性频道分类的方法,实质是一种孵化策略,在为以后的垂直化运营做铺垫。先培育一种机制,以及在机制下适当宽松的土壤,再看看哪些频道能在此之下快速发展,适合独立出去。
上述新浪人士透露,新浪正在对它的优势频道,率先采取新模式探索,比如体育频道。新浪体育频道一年的广告营收近3亿元,也是所有门户体育频道中流量、资源最突出的。引入NBA独家视频内容,有助于新浪其他互联网产品服务的推广。
这像是一种单点切入、矩阵式渗透推广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微博、视频,乃至游戏、电商等服务,都是受益者。
例如,新浪可提供包括社交电商、会员积分等增值服务,以及通过NBA社交电商平台购买NBA官方授权商品,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积分点数,所获得的点数可用于兑换包括服饰、战靴、周边产品、个性饰品等NBA官方正版商品。
而打通这一连串的,除了ID体系之外,还有微博的会员系统和服务。从而将“媒体+社交+电商(产品)”模式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样本。
这也是新浪在有了微博之后,所一直探讨的“媒体+微博社区”的“大新浪”服务。而在阿里巴巴投资微博之后,用户在购物端和媒体端的数据的打通,将对“大新浪”的生态闭环带来数据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IT09数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