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手机广告中的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可能只是理想化的情景下才能实现,现实中决定手机耗电速度的还有很多,比如信号强度、定位开关、后台程序的多少等,甚至环境温度都会对耗电量造成影响,所以,虽然快充的确比标准充电的转化率要高,不过这个高的程度也只是相对的。
目前真正能够称得上技术的快充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闪冲技术,一种是高通的Quick Charge 2.0技术。两种技术都是要充电器与手机硬件相结合才能实现,缺一就会影响效果。
我们先来说说闪充技术。闪充技术核心其实就两个,一个是分段充电电流控制,另外一个是充电线缆和电池的多线路设置。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在手机电池电量较低时,采用较大电流充电,随着充电电压升高,充电电流逐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分段充电电流控制。另外,闪充的充电线缆线路是由普通的4针或5针扩充为7针,主要是为了解决大电流在传输线路里的损耗过大的问题,电池的触点也相应增加,并采取了一定的均流措施,也是为了解决大电流下电池发热问题。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对电池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可以减小电池及整个系统的发热。第二个优点就是可靠性设计,不过这不是关键技术,再此我们不做详细阐述。第三个是速度快,尤其在中后期,闪充在快充里的确是最快的。不过它并非完美到没有缺点,相反,闪充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它和其他安卓手机充电的兼容性问题,它的适配器、充电线缆、电池、手机侧电路都是自己的技术,导致这种技术难以推广。
另外可能也会影响自家手机用户的体验,因为闪充的精髓都集中在充电器上,所以一旦你出门忘记带充电器,那么充电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这种情况其实还是很容易发生的。反过来说,如果你用闪充充电器给其他手机充电,因为手机没有相应的适配,所以充电效果也不过是等同于大电流充电,效果也不会有与闪充适配的手机好。
再来说下高通的Quick Charge 2.0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通过提高充电电压来降低充电电流,从而减小在充电线路上的功耗,在手机侧会有相应的降压电路,该电路将高压低流变换为低压高流。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闪充和Quick Charge 2.0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在电池初期给手机电池供给较大的充电电流,随着电池电压升高而逐渐降低充电电流。
从优缺点来看,Quick Charge 2.0最大的优势是其技术兼容性和继承性比较好,其外部接口采用的是通用USB标准,不用购买专用的线缆,不过没有快速充电功能的手机在采用Quick Charge 2.0充电器时,是按照普通的方式充电的。它的缺点在于手机侧面相对于闪充手机会有较大的发热,充电速度稍慢。
单纯从技术角度讲,闪充其实是要优于Quick Charge 2.0的,因为它对充电的各个环节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不过想要大众化,单纯的看技术本身也是不现实的。
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因为集成芯片的属性,Quick Charge 2.0更适合普及,而且目前很多高端机型都已经采用了这项技术,基本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态环境了,巨头的推动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快充电源因为大电流的输出,给普通手机充电时即便是普通模式,也会比常规充电器快些,不过充电效率上一定无法达到适配快充技术的手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