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或成主流
O2O就是在线上支付、在线下完成交易或者获得服务。O2O就像一个扁担,一边挑着商户,一边挑着用户。
有专家曾表示,银行必须介入O2O。不仅因为银行面临着息差不断缩小的压力,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O2O模式,分流了更多的银行客户。
对银行业来说,O2O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还有发展机遇。目前,虽然不少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平台,但直接入驻的客户并不多,它们纷纷通过与支付宝等第三方合作引入客户。部分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由于在本地拥有庞大的零售用户资源,在发展电子商务时往往成为当地重点扶持对象。“实际上,在发展O2O模式方面,城商行拥有其他行业的竞争者所不具备的优势。”大连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周新花说。
此外,银行发展O2O模式应有一定的策略。“比如,在技术方面,银行电商平台应借鉴外包服务商在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管理经验,而在商户拓展、营销推广等核心领域,则应采取自主管理的方式。”周新花说。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存款利率竞争也将更加激烈,O2O模式或将成为未来银行主要的运营手段之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说。
用户体验引领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金融机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大多是“被动”地拥抱互联网,重视的是客户、渠道、产品、服务等传统金融要素,用户体验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
中国银行网络银行部副总经理董俊峰认为,如果传统的金融服务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垂直销售模式,移动金融服务则需要从客户需求的场景出发,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渠道,通过最合适的媒介,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最佳的客户体验。
不少专家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轻言以移动金融为代表的新服务模式颠覆传统金融为时尚早,但更加重视用户实践和体验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此外,用户体验还离不开支付安全的“加码”。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表示,现阶段,移动支付总体上处于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探索、磨合过程中,各类市场主体都极为重视,并且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资源。未来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上,放在对金融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上,放在培育合格的市场参与者上,为移动支付和移动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
链接 三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逾2万亿元
本报讯 记者姚进报道:易观智库日前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规模达20533亿元,环比增长25.6%。
据了解,第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业市场格局稳定,支付宝、拉卡拉和财付通蝉联前三,交易份额超过94%。
近年来,随着电商企业在移动端的大力推广,电商交易对移动支付市场的贡献越来越大。易观分析师李烨认为,上一个十年,电子商务的主阵地在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电商将走向社区甚至进一步下沉到乡镇市场。“线下比线上的潜力更大,大量实体店和消费者还没有走向互联网,因此依托线上支付、线下消费场景的O2O模式越来越受关注。”
目前,移动支付三巨头布局O2O已初具规模。“现在电商平台正集体从线上到线下逐步渗透,连亚马逊都在谋划开实体店,社区已成为新一轮流量的入口。线上线下的渗透与融合将进一步增加移动支付交易量。”李烨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IT09数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