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T09数码网 > 生活 > 教育指南 > 正文

特别关注丨老师,当你的班上发生欺凌事件,你会怎么办?(校园欺凌防治手册,转给身边的老师)

http://www.it09.cn 时间:2016-12-18 17:43来源:原创整理

  从12月8日引爆网络,到10日、13日校方二次声明引发大讨论,再到校长、老师接连接受记者的专访,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依旧热度不减。

  当校园欺凌发生时,老师往往是目击者,对于事后调查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源。老师的处理方式和应对措施,往往影响着整个校园欺凌事件的发展和走向,而就是如此重要的老师们,却往往不具备科学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和方法,面对欺凌事件的发生,常显被动。

  老师,当你的班级里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应该怎么办?您知道什么样的环境容易发生欺凌?身为老师,如何应对才能最大程度上,减轻欺凌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现状:对“校园欺凌”的概念依然不清

  12月13日,中国教育报官方就“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发布调查投票,统计数据显示,在参与投票的14558人中,有46%人认为该起事件属于校园欺凌,41%人则认为不是。

  这项调查结果值得深思,在大多人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的情况下,为何对这一起事件的定性分歧如此之大,且几乎“不相上下”?

  到底什么是“校园欺凌”,家长校方观点分歧

  这起事件之所以闹得如此僵,是因为对于涉事学生行为是否构成“校园霸凌”一直是各方最大的分歧所在。

  学生明明(化名)的家长要求将该行为定性为霸凌并要求惩戒学生,同时要求对方家长承担相应责任,包括诸多家长在内广大网友一几乎边倒地支持她;而当事学生亮亮与军军(化名)的父母虽然道歉了,但他们均不认可此事是校园欺凌行为,更不是施暴行为;而据该学校13号在官网发布的声明显示,当事三名孩子课上、课下互动交往正常,有互相起外号现象,但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故学校经多方调查认为,“上述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亮亮和军军的行为已经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者应该是协调者,而不是惩罚者”。

  校方的声音获得了教育界一定的共鸣,有超过40%的网友认为这不是“校园欺凌”,表示责任不在学校,但还有众多网友大都表示不满,事件依旧持续热议

  “欺凌”定义依旧模糊不清

  “校园欺凌”也被称之为“校园霸凌”,挪威学者Dan Olweus 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这是比较标准的国际化定义,但“长期性”有待具体界定时讨论。

  在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里,指出“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而在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要求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所颁布的意见条例多是原则性与指导性的条例,还需要切实地落实与操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欺凌的边界的不明确,因为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会被旁观者认为是玩笑和打闹,另一方面是绝大多人不正视欺凌现象

  “主观故意有时很难判断,所以同样的行为有的可能是校园欺凌,有的可能就是同学之间开的恶作剧或玩笑。”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

  小编说:

  无论是否属于欺凌,但校园里的坏事往往是通过累积而由小变大的,对教育者来说“教育无小事”,是提醒我们要及早着手,否则成为不可挽回的大事时,教育就早已失去时机了。

  

  校园欺凌因何产生?

  孩子从家庭到学校,是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艰难成长过程,要直面成长,但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主要影响的外在因素不外乎学校与家庭。

  学校与师生氛围有很大的影响

  欺凌案件很多,大体反观外部共性,欺凌者所处的学校环境往往对学生约束太多,让学生感到压抑,缺乏校园暴力的预防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处理教育制度。甚至还会有师生关系紧张,敌对感强烈的情况,教师常采用批评、斥责、变相体罚等教育方式。

  而受欺凌者所处的学校环境往往缺乏有序、和谐的氛围,学校重堵轻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一般采取简单惩罚甚至劝退的办法,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引导,提前预防;老师层面上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处理,甚至乎还有有失公允的行为。

  而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是整个学校大环境对孩子缺乏共情性与自我保护的教育,学习氛围好不代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漏洞。

  很多网友在评论中都大段提到了小时候所遭遇过的欺凌,而越是边远县镇乡村学校,越是教育观念落后、法制意识淡薄的地方,校园欺凌现象也越严重。

  家庭教育同样脱不了干系

  涉及校园欺凌的青少年,其家庭环境可能存在教养方式偏差、家长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谐等因素。

  比如,家长对孩子常常抱有过高的期望,管教过于严厉,对孩子持拒绝、否认的态度,或是过分卷入孩子的生活,过度保护、溺爱甚至约束孩子,这都对孩子的后天性格养成很受影响,也容易使孩子成为欺凌者/被欺凌者。所以作为教育者要意识到这一点,做好家校沟通的工作。

  欺凌发生后,您可以试试这几个处理方法(处理欺凌手册)

  老师和学校要正视问题

  荷兰的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针对孩子被欺凌的应对方案,包含对霸凌程度的分级评估、详细预警通报规定,和具体的处理流程。一旦遭受到欺凌,孩子和家长就应向校方报告,启动霸凌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

  身为荷兰和意大利混血儿的Femke,六岁那年,因为棕黑的头发和眼睛被认为长得像中国人而在学校里受到了欺凌。

  那些孩子撕扯她的头发、推搡她,踢她的肚子。有时在校园里,趁老师不注意,那伙孩子会把Femke一个人反锁在阴暗的储物间长达半个多小时。

  家长们发现后,马上去找校方和老师。Femke的状况被定为中级霸凌,对身心都已造成伤害。于是学校老师直接介入,召开三方家长会,由老师、霸凌实施者的家长和被欺凌孩子的家长参与,声明处理办法。对欺负Femke的那些孩子,老师和他们的家长会教育他们,严令其不能如此。

  在学校,各位老师也会对Femke的行踪状况进行密切监控,她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太长时间,否则必须要找到孩子,以防她又被关起来;与同学互动时,老师也会特别关照,避免有人刻意孤立她。

  小编说:

  出现了校园欺凌,老师和学校不能嫌麻烦、图省事,而是要迎面而上,去解决孩子们之间的问题,不能忽视。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制定应对欺凌霸凌事件的解决方案,在出现问题后及时按着方案来处理,不至于面对突如其来的欺凌情况而抓瞎。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华盛顿州的经典的校园欺凌案件:

  一个四年级学生马修·芬尼剃了光头,在学校被高年级学生围住推搡讥讽,光头孩子难过极了,站在学校的走廊上大哭,不敢进入教室上课。

  在学校的操场上,得知事件的一名女老师托瑞·尼尔森请受害者当众剃光她的头发,并在全校学生面前告诉被欺凌的孩子说,“你将我的头发剃光后还有人取笑你的话,他们也是在取笑我。”

  小编说:

  中小学的学生们,或是年纪太小,心灵还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创伤,又或是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比较大,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总之都是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

  所以老师们在处理欺凌时就需要考虑方法是不是得当,是不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们要多加关心与疏导被欺负的孩子,多和他们交流。

  

  要让孩子从心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在北爱尔兰一所以校风严谨出名的学校里,已连任3年的老校长接到家长投诉:刚上7年级的麦克说学校有个同学每天都打他,麦克甚至丧失了来学校的热情。

  老校长分别和打人的沃夫和被打的麦克心平气和地谈了心,了解了沃夫打人的心理以及麦克受伤害的地方。沃夫在得知麦克每天都处于恐惧中,对自己的行为很是后悔。后来老校长让两个人见了面,并让沃夫解释了自己打人的原因。沃夫告诉麦克,他自己当年被7年级的同学打过,一直憋屈于心,忍到自己也到了7年级才找一个目标下手。麦克一直以为是自己出了问题,但没想到沃夫打人是别的原因。最终沃夫很严肃、很真诚地跟麦克说了对不起。

  小编说:

  或许直接找来沃夫,给他个处分会更简单、有效。但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不能嫌麻烦。停课停学的处罚是会让欺负者感到恐惧,会被强制去反省自己的行为,但这可能并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他们很可能这次后还会寻求其他途径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快。所以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真的做错了,以后也不会再去做了,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做引导者,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沃夫在说了对不起后,老校长问:“沃夫,你打算如何弥补你的过失呢?”

  5分钟后,沃夫说:“麦克,我能明天在学校食堂请你吃午饭吗?我打算当着所有人的面跟你赔礼道歉。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打你。”

  麦克接受了沃夫的邀请。

  小编说: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老师其实是第三方的介入。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要处理好孩子们的矛盾,还是需要被欺凌和欺凌者双方能坐下来面谈,寻得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时,老师可以作为引导者,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应该怎么去做。

  就像老校长那样,先通过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从沃夫和麦克嘴里问出事件的前因后果,而在沃夫真挚地向麦克道歉后,老校长又去问沃夫打算怎么弥补自己的错误,让沃夫自己去想后续要怎么做,而不是为他出主意,说沃夫你应该这样那样做。

  其实在美国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就表明,预防比惩罚的效果要好很多,那我们教育者该如何做呢?

  

  防患于未然,这几个方法或许可以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

  在澳大利亚,学校教育很有针对性,校内开设“公民教育”“法制教育”“人类社会与环境”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创造和平环境”“与同伴平等相处”“我的权利与别人的权利”“解决冲突”。其宗旨是反对歧视与欺凌,要求同学之间平等相待,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小编说:

  应试的课程固然重要,但学校也应多多设置素质、法制教育等课程。老师们在教孩子们知识之前,更该多把做人与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教给孩子们。

  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日本曾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2011年,日本滋贺县大津市的校园欺凌事件,推动了校园欺凌的立法和心理援助制度的建立。针对校园欺凌中的“心理攻击”,日本学校为学生设立的心理咨询室,聘请律师、心理医生、退休警察和大学教授坐诊,来倾听学生们的烦恼。

  小编说:

  除了请校外的专业的心理医生,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老师资源,成立心理咨询室。而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可能会不太愿意面对面地直接和老师讲,这个时候老师们可以设置心理咨询热线,让孩子们没有什么顾忌,尽情敞开心扉,聊聊自己在人际交往或是其他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善良教育”,从人性入手,从源头上预防

  “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从爱护小动物开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帮助,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小编说:

  老师们可以在平时的课程设计中多加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比如科学课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们到户外,到大自然,或是动物园,多让他们感受美好和温暖的事物,减少孩子们心中的负面情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IT09数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